2023年是吉林市昌邑区“高质量发展攻坚突破年”,昌邑区政务服务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工作方法,做好企业服务“加减乘除”,助力企业提质增效、优化升级营商环境,全面推动助企服务走深走实。
一、做好“加法”:搭建纾困平台,助力企业发展。
昌邑区政务服务局不断扩展服务民营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广泛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区政务服务局、区工商联、兴业银行和公安、税务、市场监督管理等22个驻厅部门召开民营企业家助企圆桌会。会上区政务局把企业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以解决问题的实效、时效取信于企业、取信于企业家,做好惠企政策的“宣传员”、利企措施的“讲解员”和便企纾困的“服务员”,与全区各部门形成合力推进昌邑营商环境健康发展,助力昌邑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做好“减法”:压缩办事时限,减少跑动次数。
昌邑区聚焦市场准入、企业投资、建设工程、民生事务等办理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重点事项,按照减跑动、减材料、减时限总要求,进一步压缩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确保承诺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一半以上、实际办结时限比承诺时限再提速。积极对标先进,对照昌邑区法定办结时限、承诺办结时限、跑动次数和事项库中的相关信息,做到精准压缩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时限和跑动次数。目前,昌邑区共有政务服务事项659项,已全部完成法定时限压缩至68%,其中即办事项达247项,减少群众跑动次数。
三、做好“乘法”:强化政务服务,靶向解决诉求。
区政务局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提档升级,直面企业烦恼,找准服务梗阻,坚决疏通堵点、解决痛点、攻克难点。依托政务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由中心工作人员和各窗口单位负责人组成的首席代表“办不成事”问题处理小组,负责企业和群众问题和诉求的协调处理、解释答复。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实行“首问首办负责制”,全程跟踪督办落实,对服务的企业和群众全程负责,不能以“不知道”“不清楚”“不归我管”等为借口推脱首问责任或敷衍服务对象。让办事企业不扑空、不白跑、有人管、有地找,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四、做好“除法”:全程帮办代办,优化工程审批。
区政务局以打造工程项目“程序最优、环节最少、时限最短”的审批服务为目标,依托吉林省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开展施工许可线上审批,对办理工程项目审批的企业全程帮办代办,专人专员协助企业系统申报,并同相关审批部门及时沟通联系,确保审批流程高效准确。依据《吉林省工程建设项目政务服务事项清单2.0》,进一步完善区级工程建设项目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同步试运行“拿地即开工”和优化工业类项目审批,企业办事成本得到大幅降低。
昌邑区政务局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企优环境、为民办实事,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真正把惠企利企举措落细落实,保证业务围着企业办,企业有事马上办,全面创优营商环境,持续擦亮“昌邑好办易办速办”服务品牌。
来源:吉林市昌邑区政务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