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师范分院教师李伟冲锋抗疫一线 撰写《我的抗疫半月记》 城事-吉林站 李超 356434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教师李伟冲锋抗疫一线 撰写《我的抗疫半月记》 城事-吉林站 李超 356434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吉林站 > 城事

北华大学师范分院教师李伟冲锋抗疫一线 撰写《我的抗疫半月记》

2022-04-26 18:17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疫情发生以来,长春市青年美协副主席、北华大学师范分院教师李伟主动请战,第一时间下沉社区,并任吉林市船营区大东街道松北一区社区临时党支部纪检委员,用实际行动印证一名民革党员的担当和责任。

image.png

  吉林疫情防控保卫战打响之初,李伟第一时间到所在社区报到,主动担起社区网格员的小帮手,奔波在核酸检测、蔬菜保供、垃圾清运、楼道消杀等多种工作岗位上。在核酸检测工作中,他组织居民按时按单元分类采样,协同网格员为辖区居民发放抗原试剂盒1400余份,为了能把政府免费配送的蔬菜包送到特困老人手中,他带领党员志愿者常常爬上爬下没有电梯的八层楼,双层防护服总是被汗水浸透,他两次组织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运送近3000份政府免费蔬菜包,自己一个人运送近600份物资到群众手中,打通了卡口到门口的最后一段路。面对情绪浮动的群众,他总是耐心为居民讲解,化解矛盾,做好安抚工作。

image.png

  为了巩固疫情来之不易的成果,李伟又组织党员志愿者成立消杀突击队,带领十几名党员干部包保小区30几栋楼的消杀工作,背起20升的喷药箱辗转在上百个楼道单元,肩头磨破,腰部受伤,这些都是家常便饭。在每日大量的抗疫工作之余,他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撰写《我的抗疫半月记》一篇并主动完成抗疫宣传任务。

  《我的抗疫半月记》节选:

  抗疫十三天

  4月11日,新增本土确诊82,无症状25。

  水务集团援助的电瓶车到位了,解决了大问题,人员接送,物资转运明显好不少。下午,社区50名党员志愿者捐了4千元,又买了一辆电动三轮,我也捐了,大家还想再捐点,都想多出出力,谢谢大伙了!

  今天通化的“大白”为居民做核酸,我依旧是组织分楼,分单元,居民们自动排好队,通化的医疗队为我们服务,看似一张嘴、一采样,挺简单,站在原地3小时,只有脚知道,向医护人员致敬!一直没敢参与上门单采的任务,不是不敢去,而是要更好的控制风险,牢牢守住得之不易的成果,又是一上午,近12点结束,下午一点又到社区,帮忙保供送菜,距离上次政府发放免费蔬菜包已经有一段时间,这些天由于加强保供摸排跟踪,更细致地了解到不同年龄段居民的需求,大家已经能够通过具有资质的保供超市购买物资,但前提是,无接触,特殊人群社区志愿者上门配送,几天来小区内控制的也好,大家都在坚持。

  抗疫十四天

  4月12日,新增本土确诊55,无症状43。

  珲春的“大白”也来了,今天早早就组织社区核酸检测,说实话,这些天已到临界点,真心累啊,已经有一种在社区上班的感觉了,同志们都很熟悉,大家话都不多,因为都有活干,外面的风特别大,树叶绿了,总算有点绿意。已经好几天吃不进早饭,一睁眼就看手机,有没有什么新消息,时刻关注志愿者群。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们付出那么多就是为了社区的平安。

  抗疫十五天

  4月13日,新增本土确诊36,无症状49。

  半个月,希望疫情快点结束。今日消杀大家都没再穿宝贵的“大白”,留给社区关键时刻用,我们一人一身隔离衣,我仍旧与徐达一组,包保市委5栋楼、14号楼、9号楼、30号楼,这几栋都是老楼大楼,单元多,楼层高,都没电梯,我们全小区都没电梯,干就完了!已经消杀几次了,今天我作为消杀队召集人,先把楼栋摸排好,把志愿者就近分配,最后几个难整的我和徐达、大全哥负责。在社区所有党员志愿者中我来的是比较早的,出发前我统一给大家说明注意事项,消杀的重点,如何做好自身防护等,大家就出发了,就像战士领枪上战场一样,既要战胜,也要注意受伤,大家干劲都很高,我们得科学合理做好工作,减少最低风险,这些话都是回来才想起来记述,干活时可没工夫措辞,就是累,谁干谁知道,八楼上下两个来回,腿都直。84得喷的到位,门口、把手,地面,栏杆,一米以下全覆盖,有些老楼真得好好喷喷,年久失修,顺带手消消毒。

  背着40斤的大药箱靠在楼道窗边,街路上静悄悄,满眼绿意,喜鹊在闲枝筑巢,清运车在街边忙碌。

  结束时已到中午,太阳老高,春光明媚!

image.png

  当吉林市社会面清零之后,李伟每日密切关注疫情变化,看着确诊人数呈下降的趋势,他非常高兴,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是每一个教师干部的责任,携手前进,共同守住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王书桥 图片来源:船营区大东街道松北一区社区

编辑: 李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