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船营区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历时十余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执行过程中涉及跨省协作、设备评估拍卖及多方利益协调,矛盾层出,推进艰难。经过执行法官不断因案施策,厘清法律关系,平衡各方诉求,化解法结心结,最终促成资产顺利处置,既帮助申请执行企业实现债权,也为被执行人化解债务负担,同时保障场地租赁方获得相应补偿,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十年货款难追回,跨省执行陷僵局
2011年3月,吉林某机械有限公司与赵某签订《工业品买卖合同》,约定吉林某机械有限公司向赵某出售一台二手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然而设备交付后,赵某却未能按约支付货款,多次催讨无果后,吉林某机械有限公司于2013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希望通过司法途径追回欠款。由于被执行人赵某名下除一套已抵押房产外无可供执行财产,且设备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某租赁场地难以转移,再加之办案人员退休调离等因素,案件执行长期陷入僵局。十余年间,申请执行人多次申请恢复执行,但受限于设备搬迁、评估困难及场地租赁纠纷,始终未有实质进展。
精锐出击跨省查,拍卖溢价遇新阻
2025年,船营法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恢复团队,专门对“疑难杂症”案件开刀问诊,本案首当其冲成为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执行法官认真分析过去十年所有卷宗材料,并经进一步调查确认,除该设备外,赵某确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这台“沉睡”的设备成了案件执行的唯一希望。
在市中院建立的全市联动机制的帮助下,吉林警方协调石家庄警方找到了被执行人赵某的居住地。机不可失,承办法官遂带领干警远赴石家庄重启执行,联系上赵某,但赵某声称正在医院治疗,委托律师负责沟通。达到设备放置地点,执行法官发现设备存放的农村场地四周均砌有高墙,大门紧锁,无法正常进入,受托律师又无法提供钥匙。承办法官遂委托当地公证机关录像,又邀请属地街道、派出所全程见证后,强制开锁进入场地,完成设备勘察。随后,依法对设备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显示设备价值30万元,但为最大化保障申请执行人权益,执行法官通过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广泛推介,最终吸引多家企业参与竞拍,以50余万元高价成交,较评估价溢价近40%。本以为执行已到收尾,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
调解融合情理法,善意促成三方赢
场地出租方因多年未获补偿,明确表示不配合设备搬运清理交付,还雇佣周边村民轮流看守。买受人称,该设备重量高达近300吨,需要拆解20余日,如场地租赁方妨碍拆解,则完工日期更加迁延日久。执行法官暗忖,若强行搬离,不仅需要协调公安机关、公证处、村委会等多部门配合,耗费大量资源,更无法从根本上化解租赁矛盾,甚至可能在拆解过程中,引发更大的矛盾。执行不仅要兑现法律权益,更要化解矛盾、兼顾各方合理诉求。面对僵局,执行法官决定召集申请人公路公司、场地出租方、设备买受人三方到场沟通。
调解现场,执行法官首先向各方订立基调,只有诚信互惠、互相体谅才能破解目前的困境,紧接着客观陈述了实情:“这台设备存了12年,出租方每年产生1万场地费,12万的付出换不来回报,换谁都难接受;买受人以50万拍下评估30万的设备,确实获得了合理收益;而申请人等了十年,也盼着早日拿到执行款。咱们坐下来,总能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执行法官的表述,一下子抓住了三方的心,纾解了略有紧张的氛围。执行法官认真听取三方意见,向买受人客观分析:“您以低于预期的价格拍到设备,已经是获益方,若能从获利中拿出一部分,先垫付部分租金,既能帮出租方解燃眉之急,也能顺利完成设备搬运,避免后续麻烦”;向出租方表示:“设备放置这么久,您也不主张权利,是怠于行使权利,要求12万元租金是不合理的,希望能降低预期”;向申请执行人劝解:“本案迁延日久,今天终于见到回款,但不管怎么说设备由出租方保管12年,若无出租方保管则今日不能到位50万元,期待申请执行人也可以让步一部分执行款,以图纠纷化解。”
耐心与真诚是促进调解的催化剂,在执行法官的入情入理的劝说下,三方逐渐放下分歧,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买受人先行垫付1万元场地租赁费,剩余2万元租赁费待设备搬运完成后一次性支付给出租方。申请人则同意从执行款中优先保障租赁费支付,确保出租方权益。随后,三方按照和解约定履行,买受人快速拆解设备,出租人也不再阻拦,21天后设备拆解完成,法院完成交付,也将剩余款项退发申请执行人。
从设备查封到化解租赁争议,从设备清理评估到高价拍卖成交,执行干警仅用一周便破解了沉积十余年的执行难题,实现了“申请执行人挽损、租赁方获偿、向买受人快速交付”的三方共赢。
高效推进解旧案,司法护航优营商
这起案件调解协议达成后,执行法官立即组织力量推进设备搬运与拍卖款分配。干警们再次赶赴石家庄,协调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拆解、搬运,全程紧盯进度,仅用一周时间便完成了设备移交与拍卖款结算。
最终,申请人拿到了期待十年的执行款,场地出租方收回了拖欠的3万元租赁费,买受人顺利接收设备,三方均对结果表示满意。当最后一件设备部件被装上运输车,这场沉积十余年的旧案终于彻底化解。
该案的顺利执结,是船营法院发挥执行职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彰显了法院以专业化执行手段破解长期未结难题的司法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来源: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