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吉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妇女联合会,针对离婚家庭中未成年人的特殊需求,向父母发出《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提示函》。目前提示函已发出约60份,已有10余对父母撤回离婚申请,为困境家庭点亮守护明灯,成效显著。
据介绍,提示函绘制离异家庭未成年人的典型行为图谱:女孩可能陷入“情绪漩涡”,出现持续悲伤、社交退缩甚至过早承担家庭责任;男孩则易被“冲动支配”,表现为校园欺凌、沉迷网游或危险行为激增。这些叛逆表象下,藏着孩子面对家庭变故的迷茫——他们既渴望父母关注,又在身份认同与情感归属中挣扎。通过梳理女孩11类行为特征、男孩7类行为表现,让家长清晰读懂孩子“无声的呼救”。
针对性别差异与成长需求,提示函开出“个性化处方”:法律责任篇明确抚养费支付、探视权履行等法律义务,让爱以“制度化”方式延续;心理呵护篇设立“家庭谈心日”“专属沟通时间”,打破“男孩不能哭”“女孩要坚强”的刻板印象,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法治赋能篇通过案例教学,帮女孩筑牢防性侵“安全网”,助男孩划定行为“边界线”,同步提升网络反诈、自我保护能力;环境营造篇倡导父母“离婚不分爱”,不在孩子面前争执,支持参与社团活动稳定社交圈,让家庭结构变化不影响成长“温度”。
提示函特别强调,父母离异绝非监护责任的“终止符”,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构建的责任体系,时刻警示家长“离婚不分监护爱,法律底线不可怠”。在末尾,还附上“暖心联络单”,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保护专线24小时在线,永吉县妇联家庭教育辅导与心理服务随时预约。同时倡导家长主动联动学校、社区,让老师、社工成为教育“同盟军”,通过家校共育、公益活动织密保护网,让家庭变故不应成为孩子的“成长寒冬”。
永吉县人民检察院家庭教育提示函的背后,是司法温度与专业智慧的深度融合,它不仅是一份责任清单,更是一曲爱的邀约,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破茧之路上向阳生长。
来源:永吉县人民检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