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吉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2025年吉林市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专场。
吉林市政数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朔,吉林市政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贺飞,吉林市政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倪佩良,吉林市政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苗春霖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年初以来,吉林市政数局对标全市“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目标要求,系统动作、穿凿做实,统筹推动全市“九解一协调”帮服企业、民生问题起底受办和民生实事落地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提升、数字化建设等领域工作取得了阶段成效。
“九解一协调”帮扶企业成效日益显现。
聚焦解决市场、融资、人才劳动力、投资、采购、清欠、技术创新、审批、司法援助等9个方面难题,加强协调服务,各部门(单位)协同联动为企业纾困解难题。年初以来,市助企服务平台累计受理经营主体诉求5056件,办结4557件,办结率90.1%;通过协调召开联席会议、开展直通企业走访等方式,及时帮助相关企业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企业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民生服务更加精准有力。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民生问题大调研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部署要求,充分发挥12345热线、市民生问题受办管理平台、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民生问题反映服务专区(窗口)等作用,让民生诉求反映渠道更畅通、办理更高效。今年以来,市12345热线等各渠道共受理民生诉求61.2万件,综合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均超99%。统筹推动民生实事落地实施,今年市本级40项民生实事任务,现已完成5项、正在实施35项。
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不断深化。
制发《吉林市2025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明确28项重点任务并统筹推进落实。全省市(州)政府高质量发展绩效营商环境指标监测指数考核,吉林市在全省二类城市中总体排名第1。城市信用水平显著提升,平均综合信用指数持续20个月位列东北地区地级市首位。开展远程异地评标,实施“双盲”评审改革,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全面推行行政检查执法备案智能管理,促进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行为更加规范。
政务服务质效持续提高。
落地实施信用修复等国家部署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35个,推出本地特色“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30个。推动劳务派遣经营许可等100个事项实现“长吉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网办可办率和网办发生率分别提升至86.01%、87.19%、77.27%。打造温馨服务大厅,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办件78.82万件,办件时限较法定时限整体压缩75%以上。
数字化建设有序开展。
建立数字经济统筹推进机制,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从年初72家增至82家;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营收实现48.9亿元,同比增长15.3%;预计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营收可实现73亿元;组织谋划吉林市(联通)算力中心等1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超28亿元。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吉事办”城市驿站板块便民应用功能达到150个,全市党政机关协同办公(OA)系统上线试运行,推广应用“e网江城”网上服务系统。改版升级政府门户网站,提升便民服务功能。拆除“数据烟囱”,促进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430项。
下一步,吉林市政数局将深化“解难题、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成果,以“手脚沾泥、穿凿做实”作风,全力推动政数领域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为吉林市“三年站排头 实现新突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更多政数力量。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王书桥 文/摄